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7:10    次浏览
画面一沟通算好拆建账,用好低效地安丰路8号,乐清市柳市镇高后村“拆、整、用”项目涉及的最后一间待拆厂房。今天记者来到现场,发现周边大部分建筑均已拆除,而这家厂房业主正和这里工人一起在做最后的拆卸、搬迁工作。“明天厂房就全部拆除了。”一位工人告诉记者,在他看来,既有些惋惜同时也是舒了一口气。厂房所在的地块原本分布着50多家小企业、小作坊。在近日响应温州、乐清市委市政府的“大拆大整”强力推进下,地块内3万多平方米建筑物的拆除工作即将完成。 柳市镇高后村拆迁地块 刘伟摄对高后村不少村民来说,对进入正式拆改阶段的“拆、整、用”项目所在地块有点五味杂陈的感觉。“十几年前,村里就有想法对这里的厂房、作坊进行拆除、整治。”村支书黄钱三。这里集中了“低小散”的企业、作坊,还有一些小出租房和村民自建房,在当地人的记忆里这里经常是污水横流、臭气熏天的景象。然后,虽然污染让附近村民怨声载道,但不少村民的家庭收入也依靠着其中的小企业,“把我这厂房拆了,没了收入,你让我今后怎么生活。”村干部上门做工作,常遇到这样的抵触情绪。 柳市镇高后村拆迁地块最后一间厂房在腾空 刘伟摄对于村民内心的矛盾,黄钱三深有体会,不仅是要拆,关键还是拆后要怎么用。这几年,高后村一直在积极申报城镇低效地开发再利用。趁着这次乐清市启动“大拆大整”行动的势头,柳市镇和高后村召开了各级层面的动员会,以村干部带头、党员联系群众等方式,把提前谋划的规划方案告知村民。38.4亩的地块拟分别建设农贸市场、标准厂房以及滨河小公园,标准厂房规划设计为6层,比过去村民自建的两层厂房能容纳下更多小微企业。黄钱三表示,厂房将作为小微企业园打造,因此就增加规划了一个农贸市场作为附属设施,而这也是当地村民多年期盼的。“现在离我们村最近的农贸市场也有三公里的距离。”村民王从胜告诉记者,他平常买菜都需要开车去,许多村民都觉得不方便,但村里没有其他空余的土地可以开发。王从胜也是地块里的小企业搬迁户之一,已经在这里经验了十几年的电池铁壳加工,“现在我把设备都搬到另一个租用的厂房,还找朋友帮忙生产手头的订单,虽然很辛苦,但这个地块能整治好是全村人收益,我觉得很值得。”他说。 面对拆迁动员的艰巨任务 村支书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伟摄柳市镇副镇长谢忠辉表示, “大拆大整”,拆只是手段,整的是过程,用才是目的。目前,高后村的项目已经已经完成方案初步设计,正在申请供地,相关手续也在办理中,预计年底可开工建设。而高后村的拆改是该镇近年来“拆建结合”大行动的一个缩影,近三年来当地通过拆建结合已经进行低效地利用709亩,每个地块都做到因地制宜,新增标准厂房项目9个70.5万平方米,商贸用房14万平方米,停车场6个。 画面二聆听家门口的拆整讨论会今天下午,平阳县“大拆大整促转型发展”千人讨论会,在平阳县体育中心举行。与此同时,一场小型讨论会则在平阳县昆阳镇下薛村同步进行。下薛村村委会主任吴绍艇与部分村委会成员一道,和村里的老干部一起商量村里“大拆大整”改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。“借着大拆大整之势,村里的危旧房已经开始拆除,旧村改造98%的村民都已签订货币安置的协议。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,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接下去怎么安置,他们有的经济有困难,有的即使有钱也租不到房,谁也不愿意把房子租给高龄老人啊。”吴主任的话一下子引起大家的热议。“去年底全村80岁以上的老人有17位,今年又增加了几位。如果算上70岁以上的,起码有五六十位,不把他们的安置问题解决好,旧房没法拆。可是,有些危房不拆不行啊。”村纪委老书记薛树西说道。就在几天前,70多岁的许上庆和许上千两兄弟的6间老房子被拆了,这是该村改造首批被拆的房子,其中两间是1994年台风刮倒后重新加固的危房。下薛村位于昆阳城东片区,全村100多户、148间房,包括403位常住人口和100多位外来出租客。这些房子大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砖木结构老房,甚至有30年代的平房。去年,许上庆家等26间房子被鉴定为危房。由于地处较偏远,按照昆阳镇原有规划,下薛村十年后才会轮到村改。下薛村的旧村改造得到年轻人的极力支持,他们渴望整洁舒适的城市生活,早在一年前就主动把县里有关旧村改造政策信息通报村委会,要求村改。三个月前,村委会在全村进行一次旧村改造的摸底调查,结果90%的村民表示愿意拆。在下薛村两委的主动申请下,今年8月,该村被列入昆阳镇城中村改造范围。眼下,走在村里,到处空荡荡的,大多数村民都忙着搬家、外出找房子,只剩下一些老人、妇女和孩子留守。“附近各个村拆整时都遇到了这个问题,我提议,政府能在稍微偏远的山脚下,找个空气比较好的地方,统一建一些房子,专门安置各村高龄老人,让他们付租金也好、付押金也好,一直住到老,政府再回收。”吴主任说,最近只要下村,老人们就会拉着他说,支持村改,就是自己没地方去,他觉得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好。“我觉得如果政府统一建房安置老人不方便,可以考虑把村里现有比较好的房子保留几栋,专门留给80岁以上老人住。反正整村协议签后,这些房屋政府可以自行处理。”陈步余接上他的话。“这个建议比较可行,可以向上级申请试试看。该拆的拆,该建的要建,该安置的也要安置好。”村委会副主任薛新新说。“如果老人安置问题解决好,我感觉最重要的还是政府补偿金一定要按时到位,按合同办事才能取信于大家。”王声波的这个说法得到大家一致认同,大家纷纷说,下薛村整村村改这么顺利,得益于拆迁政策为村民利益考虑周全,村民相信政府,未来相关补偿金能如期到位,彼此诚信,这次拆迁就能划上圆满的句号。记者 沙默 章会 陈晖 黄伟鸿